龙南围屋故事之
上马石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武当镇岗上境内,距城区40公里,始建清代晚期,出自富翁或高官,常有客人骑马来拜访,为了上马方便,设有一块上马石,因而得名上马石围,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客家围屋。
▲上马石围
解放战争时期,在上马石围活跃着一支民间武装队伍“大坝游击队”,他们惩奸除恶、除暴安良,游走在三南地区坚持革命武装斗争,为开辟革命新区扎下了根、打开了局面。
▲上马石围内景
1946年春,大坝乡岗上村的叶伯春、叶恒芬、叶祥国等青年农民,为了抵抗国民党反动派抓兵拉夫和封建宗族的压迫,自发地组织了“练武防身,有备无患”的大刀队。每天晚上,叶伯春家的闲屋里都聚集着许多年轻人,他们在叶伯春的带领下练武艺,这就是大坝游击队的前身大坝大刀队。
▲上马石围展厅一角
1948年6月15日,九连山工委将大坝大刀队正式改编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大坝游击中队,任命叶元根为队长,叶恒芬为副队长,叶吉祥担任政治指导员。为了便于行动,对外仍称大坝大刀队,由叶伯春为负责人。大坝游击队主要在赣粤边境的龙南、定南、和平、连平等县开展游击斗争,曾取得“五战五捷”的胜利。除此之外,大坝游击队还争取了时任国民党龙南自卫团副团长王觉民率部起义,为龙南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马石围内景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叶元根、叶恒芬、张生苟位同志追认为革命烈士。为了更好地激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2019年初,武当镇在上马石围旁边建立了大坝游击队陈列馆,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努力奋斗。
▲上马石围展厅
上马石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武当镇岗上村上马石小组,于清代晚期由围屋始祖叶正捺所建,石砌结构,外墙高 7 米,是长方形民居建筑,长 45 米、宽 32 米,占地面积 1440平方米,正门坐西朝东。内建有二进式土木结构祠堂,祠堂两旁为土建二层住房,共 16 间,院内二层设走马楼。围内共 72 间民宅,现居住 10 户人家。
关注『今日龙南』
为您讲述客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