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子作为全南客家人的一种传统茶点小吃,凡有客人来访,都会捧上一盘又香又酥又脆的腊子,让您感受到全南客家人的纯朴与热情,同时领略到客家茶点的风味。制作腊子时,首先将黄柴烧成灰制成植物碱水,然后将新碾籼米放入植物碱水中浸泡半天,加入适量的槐花用于着色,可根据个人不同口味掺入少许大蒜、辣椒、生姜、八角、香草籽、香葱、芝麻以增加香、辣味。籼米磨浆后舀入圆形的簸箕淌薄淌平,入锅蒸熟成又薄又透的米皮儿后,用竹筷划成多块或整张揭下重叠在一起冷却后,再用菜刀切成手掌般大的方块,放在太阳下暴晒,这样便于长期保存的半成品腊子就制成了。


刚蒸好的腊皮包上一点酸菜、土豆丝,蘸点辣椒酱、茶油或花生油,吃上一口,柔软醇香。晒干的腊皮可煎、炒、蒸、煮,集香、酥、脆于一体,是招待客人的主要“茶食”和回赠客人的主要食品,深受百姓喜爱。

2020年11月,全南客家腊子制作技艺被列入赣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