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们致力于打造服务全球客家人的交流平台
讲好客家故事,带您领略绚丽客家风情
本文综合自赣南日报、龙南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畲寨花海 廖彩新 摄
近年来,龙南市立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推进文旅资源大整合、项目大提升、品牌大塑造、市场大开拓,打造世界知名的客家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形成配套及服务更优、产业更具活力、文化内涵更丰富的全域旅游新局面。2022年1月至4月,龙南共接待游客275.89万人次,同比增长13.44%;旅游收入22.46亿元,同比增长15.42%。
完善配套优服务
“五一没预定到房间,这次我早早预定,刚好带小孩看看客家传统作坊、体验杨梅采摘。”5月28日,市民李先生带着家人在虔心小镇度过亲近自然的周末生态游。从“日流量”延伸为“夜经济”,从“引客来”到“住下来”……龙南对接大湾区消费升级需求,全链条优化提升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来,龙南新增三星级以上标准旅游酒店11家。
▲老屋下精品酒店(二期)客房餐饮楼南侧夜景透视图
出台政策引导民宿发展,在全省先行探索民宿办证申请、安全鉴定、联勘联审、审批办证“四步法”,将发展民宿与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整合,推动民宿聚集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目前,龙南已形成以田园亲子度假为核心的玫花渡民宿集群,集休闲旅游、非遗文化、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多位一体的黄花湾共享村落等8个民宿集聚区,不同主题风格民宿满足游客多样需求。
龙南市现拥有3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以及1个省5A级乡村旅游点,5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景点类型众多。其中,临塘东坑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龙南在全力推进安基山和玉石仙岩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星级酒店、等级民宿、美食旗舰店等品牌创建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文化旅游管理与服务精品意识。
近年来,龙南在积极构建以城区为核心和G105国道文化生态观光带、龙关线客家民俗体验带、以安基山景区为核心的生态康养休闲带的“一核三带”全域旅游目的地过程中,不仅开通旅游公交专线覆盖各主要景区,还对通往景区道路沿线外立面风貌进行了改造提升,新建改建A级以上旅游厕所49个。
▲安基山林场鸟瞰图
以节促旅增活力
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现场调度解决问题……5月26日,龙南市召开第五届旅游文化节筹备工作调度会。眼下,龙南文旅项目现场一派火热,为即将于6月28日召开的第五届旅游文化节及撤县设市两周年庆典营造浓厚氛围。龙南不仅提出要把此届旅游文化节办出特色,更将其作为2023年举办第32届世客会的一次重要彩排、预演。
▲世客会主会场世界客家文化城项目效果图
2017年以来,龙南坚持以节会造势、以势促游,连续举办了四届旅游文化节,并以旅游文化节筹备统领旅游项目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围绕“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该市常态化举办正桂民宿村香火龙、南武当桃花节、畲族乡村旅游文化节、虔茶开园祭茶大典、客家美食节等乡村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摄影大赛、导游讲解员大赛等赛事。同时,先后承办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现场会、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全省民宿健康发展现场推进会等,龙南旅游发展的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及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2022年武当镇第六届桃花节活动现场
近年来,龙南抢抓赣深高铁开通机遇,主攻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客源地,持续举办龙南旅游专场推介会,完成“四个一”(即一本旅游画册、一批短视频、一张旅游地图、一份宣传折页)等相关旅游宣传产品的设计制作更新。“五一”期间,关西围、南武当山、虔心小镇、正桂民宿村、玫花渡等景区景点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优惠活动吸引游客,龙南“五一”小长假共接待游客40.6万人次。
▲关西围景区
龙南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优势,积极做好“旅游+”文章,与乡村振兴、非遗、民宿、康养、农业等融合,推进差异化优势发展,将乡村潜在的资源转化为市场接受的文旅产品,以“旅游+”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积极引导当地村民通过景区就业、发展民宿、销售农特产品等多种形式获取旅游收入。
深挖文化富内涵
连续四年举办中国·龙南客家围屋高峰论坛、以龙南客家围屋为创作主题的“围屋之变”当代艺术展在意大利威尼斯亮相世界舞台、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等非遗项目参加央视综艺《欢乐城市派》录播、编纂出版《龙南史话》《赣南围屋故事》等客家文化丛书……
龙南境内现存共有376座围屋,占赣南现存客家围屋的70%以上,有“世界围屋之都”的美誉,以龙南为主的赣南围屋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大力实施全域旅游过程中,龙南以“客家文化旅游区”为定位,持续打好“客家围屋”王牌,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重、文化与旅游相融的围屋保护发展新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目前,我们正全力做好龙南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的挖掘利用工作。”龙南市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蔡石海介绍。龙南全力推进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利用,力争用两年时间分类修缮100座客家围屋;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启动玉石仙岩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康养休闲带;推进东南工合龙南指导站、烟园围红四军军部旧址、武当大坝游击队部旧址、中共信南县委旧址等红色旅游点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龙南现在拥有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南积极探索“非遗+产业”“非遗+校园“等保护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非遗和乡村旅游、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展非遗进景区、进商圈、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校园“四进”工作。近年来,龙南客家山歌受邀参加“一带一路中泰文化艺术节”“马来西亚沙巴文化艺术节”,龙南客家织带在第五届三亚国际文博会、上海手工造国际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上展演,赣南采茶戏《九连山上女红军》荣获第四届汤显祖戏剧奖暨江西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龙南非遗项目不断以新面貌展现出新活力。
▲客家织带技艺展示吸引镜头聚焦
走马龙南市重点文旅参观项目现场,处处一派热火朝天建设场景。关西围景区提升暨客家博物馆项目、平安驿·龙南客家民俗文化体验地、围屋民宿小镇等一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玫花渡、黄花湾、芷溪谷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初具雏形。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三城同创”工作,龙南深入实施城市景观提升等工程,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有着“世界围屋之都”美誉的龙南,大力挖掘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持之以恒建设客家文化旅游项目、开展旅游文化节及系列客家文化节庆活动、创作并推出客家文化文艺精品、对外进行客家文旅营销、做大做强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等,架构起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龙南客家风情的平台,打响了“围屋之都 山水龙城”的客家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龙南客家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
▲平安驛 · 客家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规划设计图
▽▽▽
编辑|Niki 校对|丽欢 审核|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