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龙南专门为守护客家围屋召开了会议
以后我们要如何保护修缮利用客家围屋?
一起来看看

▲龙南市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调度会暨动员部署会现场
1月6日,我市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调度会暨动员部署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廖东根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陈柯、李俊锋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围屋在文化、建筑美学、社会等各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客家围屋的保护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担负起围屋保护的历史使命,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对现有围屋进行修缮保护;要创新推动机制,在投入、实施、利用等机制上积极创新,调动当地村民参与围屋保护利用的热情,逐渐实现围屋有效保护、永续利用,推动良性发展、弘扬客家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业务培训现场
广告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会议解读了《龙南市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利用实施方案》,布置了近期重点工作,并开展了业务培训。
实施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利用
这一浩大工程即将在龙南启动
快跟着小编来详细了解吧

龙南是中国围屋之乡,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也是龙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资源。龙南境内保存有客家围屋376座,占赣南现存客家围屋的70%以上,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龙南客家围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为全国之最,是活态的客家博物馆。2013年8月,龙南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围屋之乡”,保护修缮利用客家围屋,将进一步唱响龙南世界围屋之都品牌。

燕翼围 赖国柱 摄


赣南围屋营造技艺微缩景观 王琼 摄
怎么保护修缮利用?
《龙南市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利用
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七条工作思路
小编来划重点啦!


龙南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利用工作采用“产权人自主、向上争资、财政奖补、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充分调动围屋产权人(使用人)的积极性。通过围屋产权人自主申报、自主选择施工队伍、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以及修缮后的日常管理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产权人的主观能动性。


赣南围屋营造技艺微缩景观 王琼 摄
1.自主筹资启动修缮
组织围屋产权人(或成立围屋理事会)通过动员当地族人、村民、集体筹资捐物,自筹资金启动实施维修修缮。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广泛调动民间力量和社会资金参与修缮保护,开展“百家企业认领百座围屋”等活动。
3.市级财政配套奖补
设立客家围屋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利用2年时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赣南围屋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修缮设计、保护修缮奖补等。每座完成修缮并通过验收的围屋按修缮决(结)算资金的50%进行奖补,原则上一座围屋奖补最高不突破100万元,特殊情况“一事一议”报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关西新围 杨立豪 摄
根据2021年10月20日《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文物保发〔2021〕30号),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工程,其承担单位取消资质限定要求,鼓励具有文物保护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的单位参与。文物行政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加强修缮工程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围屋保护施工质量。级别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履行修缮设计方案报批等必要建设程序。

乌石围 廖彩新 摄
本次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工程施工执行“申请→备案→施工→监管→验收→奖补”的基本建设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