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之都 山水龙城
龙南市第五届旅游文化节火热进行中
欢迎大家来龙南探秘围屋!
今天,为您讲述龙南围屋故事之
土建背围的故事
土建背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龙南镇龙陂村境内,始建于明代,竣工于清朝前期,此围建在矮山岗上,始为土埂,因“埂”与“建”近音,所以又称土建背,又因全围姓叶,也称叶屋围,属龙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 土建背围航拍
走进土建背围内祠堂,上厅正中一古老的匾上书写着“南阳堂”三个鎏金大字。两边一副木式雕刻对联,写道“唯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示子孙直行正路惟读惟耕。”这副对联正好印验了叶氏后裔的传统美德。叶氏后裔数百年来始终克勤克俭。相传围屋与祠堂建造时间跨度较大,起先是建造祠堂之上厅,然后继续累积家财,几年之后再建中厅,又建下厅,从祠堂到围墙,先后建造了几十年时间,所用资金全是叶俨及其后裔勤耕苦种日积月累而来。
▲南阳堂
在祠堂中厅,至今仍然能看见右边的屏风上镶嵌着一个“武”字,这字庄重有力,气势磅礴,金碧辉煌。“武”字下方设有一方形神龛,神龛上摆着香炉,每逢时节,香炉里香烛点燃。细问其故,围内老人作了完整的解说。原来,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围内叶氏人家一直就存有一支摆龙舞狮队伍。构成这支龙狮队的队员,由围屋内一批老中青组成,他们通过传帮带,代代传承,训练有素。他们平日在家耕作,而每年春节来临,便把珍藏的龙身狮头展示出来,先在围屋内、祠堂上下狂舞一番,然后走出围屋,走村串巷,义务为乡亲摆龙舞狮,以此把春节的欢乐气氛推至高潮。而每次出门前,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大家必须聚集在这武神面前,向武神作辑,拜武神为师,并祈祷武神保佑队员万事大吉。
▲炮楼一角
土建背围屋的叶氏后裔,至今仍保留着一个耐人寻味的过节习惯。说不清从哪一年起,每年的几个传统节日来临,族上人则分三天轮过。如元宵节、七月半、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国人均定在农历十五这一天。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买鱼煮肉,晚辈邀请长辈高堂而坐,阖家欢度。而叶氏人家则定在农历的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族上人分三日轮过。何故?这个习惯最初是由一个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据说,这个老祖宗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长大成年后,一分为三,自撑门户。老祖宗为使自己去儿子家过节避开时间差,便一口定下分三天轮过。所以这一习惯传承至今。
▲围门一角
知识了解多一点
土建背围
土建背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龙南镇龙陂村建兴小组,于明末清初叶俨所建,是一座规模宏大,成棋盘状,由沙石砂浆结构的封闭式方形建筑的客家围屋。围墙高二层,面阔109.5米,进深约79.8米,占地面积约8450平方米。全围12排房,368间,围内路面全部铺有鹅卵石,对角四边设有炮楼守备,有280多个枪眼。围内曾居200余户,800余人,由叶松甫(婆)从本地的百福坝迁此,历经19代。围内房屋布局完全对称式,中轴线就是今之祠堂。祠堂分上、中、下三进式,祠堂朝向方位是座东偏南,朝西挂北。
来源:围美龙南
编辑:徐炘馨
校对:黄岩泉 曾钰
审核:叶伟贤